【大纪元2025年04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常怀仁台湾台北报导)健保署研议修法,拟要求医疗机构申请健保特约时,应公布且以医事人员健保月投保金额为门槛,若未符合规定,不得特约。对此,立委举行记者会呼吁暂缓推动;健保署回应,未来卫福部、健保署会加强沟通,不会仓促上路,加强沟通。
健保署研议修正《全民健康保险医事服务机构特约及管理办法》,若医院专职医事人员之全民健康保险月投保金额,低于当年劳动部依最低工资法公告每月最低工资2倍;于诊所,低于每月最低工资1.5倍,以及医事服务机构未每年公开各类医事人员之最低及平均全民健康保险月投保金额,不予特约。
立委赖惠员、王正旭、郭昱晴、林月琴及多个医师公会举行记者会。赖惠员表示,健保署欲透过健保特约机制推动医事人员加薪,出发点值得肯定;但若以“不予特约”为手段、未兼顾城乡差异与诊所实务运作,恐沦为治标不治本,甚至动摇基层医疗稳定。
赖惠员指出,根据卫福部资料,全台约有2万4000家医疗院所,其中过半为诊所,是高龄社会中长者就医的第一线防线。以投保金额作为续约条件,将造成大批诊所不符门槛,尤其偏乡与中南部地区首当其冲,届时势将出现就医断链,危及全民健康。
王正旭表示,将医事人员薪资与健保特约挂钩,涉及劳动契约、医疗政策与健保法规的交叉适用。若因人事结构或登记形式不符标准,即撤销特约资格,可能产生重大法律风险。应以医疗品质为核心,非以劳保资料为唯一指标。
新北市医师公会理事长颜鸿顺表示,许多诊所已面临医事人力短缺,若再适用上周提出的草案条件,部分医疗机构的成员将出现离职潮。他呼吁政府勿在医界尚未准备好时强推政策,否则后果堪虞。◇
责任编辑: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