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母亲因脚趾受伤行动不便,故采摘庭院一隅地瓜叶的“任务”,落到了我身上。操着剪子,蹲在园子里轻轻的截断那油亮、水嫩的藤蔓,很快的就堆满了小山似的一盆。这时,竟有一丝丝见证成长与帮忙收获的喜悦浮上心头。
母亲已准备好工具,在檐廊下等着整理新采的鲜蔬。两人交接“任务”之后,我兀自去做别的事了,大约过了2个钟头左右,才发现母亲并未进屋内。原来,她老人家还在原地拾掇,那是一个美好的画面——一位白发皤皤的老太太,一面工作一面编派着要分送给哪些亲朋好友,神采奕奕间流露出成就感与满足感。
其实,在寻常生活中,不乏许多细微的美好;然而,却常常被我们轻忽或漠视。年少时总是认定,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于是,汲汲营营的去追求新奇浪漫、宏大壮丽。中年后蓦然回首,才惊觉,在平淡的四季更迭中、柴米油盐间潜藏着许多细微的美好,是多么的自然恬淡、现世安稳!
“这世界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艺术大师罗丹如是说。其实,在流年暗转中存在着无限细微的美好,只待有心人去觉察。春天,“桃夭浅深处,繁花似锦年”;夏天,“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秋天,“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冬天,“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而能够感知这些细微的美好,是因为——知足与感恩。
“知足,使贫穷的人富有;而贪婪,使富有的人贫穷。”班杰明.富兰克林如此告诫世人。知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不会勾心斗角,懂得对拥有的满足、对眼前的珍惜。“知足之足,常足矣。”谁要是在内心里真正的知足,他就能获得确切的幸福。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处世哲学,更是一种大智慧。这是一个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够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培养正向思维,人会从容面对动荡不安、积极应付困难挫折,在寒冬里感受到暖意、在风雨中领悟到希望。
人生苦旅,风风雨雨、纷纷扰扰时而有之;但只要内心简单、纯净,善于发现、观察周遭;那么,不难洞悉日昇月落、花开花谢的细微处,都蕴含着无尽的美好。@
责任编辑: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