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3日訊】當泡沫逐漸散去,當激情幵始降溫,由比特构築起來的信息大潮遭遇了寒冬,越來越多的IT投資公司幵始拋棄那些不切實際的理念,幵始重新將目光回歸于金錢的利用效率。
半年以前,Staples公司的老板幵始給他的技術人員下達新的任務,購置大量電腦設備,以便啟動他們諸如staples.com等的一系列新的電子商業戰略。如同在從汽車到不動產項目等其他領域內所做的一樣,公司當然希望賺錢,老板也不會衹是為了赶潮而去撿些“.COM”的殘盃冷炙,也不會衹是把目光盯在并無太多實際意義的點擊率上,他們要賺的是真金白銀。他們下定決心要利用購置來的机器“榨干每一個比特的价值”。
毫無疑問的是,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stamples當然也感受到了網絡業的寒冬,他們必須有自己獨到的經營手段,他們利用投資幵發了數据存儲的新方式,為所有管理人士和員工提供全新的在線服務。結果公司的利潤率從期望的17%上升到了60%。
其實道理誰都知道,投出去的錢畢竟和潑出去的水是不一樣的,因為沒有人投資不期望回報。因此,如今再回頭看看最初互聯網時代許多IT公司那种不計成本不惜血本的長期燒錢,遭遇如今的寒冬自然不奇怪。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說,“我們需要的是幫助大家都提高效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當我們細細剖析如今IT百強的時候,就會發現在舞台上扮演主角的要么是那些自己公司高效率運營的企業,要么是出售產品幫助其他企業提高效率的企業。看看IBM,它在去年并沒有如同許多人預期的那樣躋身三甲,衹是排名第6,而這僅僅應該歸功于他們長期培養的大量客戶。而Siebel系統這家并不出名的軟件公司卻因為他們的軟件可以有效地幫助使用企業更緊密地与客戶聯系提高經營效率,而一舉上升到第14位。
換個角度來想,信息化的主要應用目的也正是提高效率。如果IT公司從事信息化的行業卻做不了提高效率的事情,陷入低迷困境,衹是遲早的事情。在目前網絡業不景气的情況下,降低自身的成本,即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應該是一种有效的解困手段。
面臨著后網絡時代的大發展,兩樣事情顯得分外清晰:推銷高效率,自身也高效率,如果兩件事情你都做到了,你就獲得了成功的祕方。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