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華人國際系列大賽

2007年10月15日至17日,人類聲樂藝術史上會記載上這三天裡,在美國紐約考夫曼音樂廳,由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首屆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的盛況。此次大賽吸引了一百多名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德國、英國、希臘、荷蘭、西班牙、阿根廷、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等二十多個國家的華人聲樂人才。在紐約這個國際大都會舉...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去年榮獲港澳版《米芝蓮指南》一星殊榮的「阿鴻小吃」,以平民價錢的滷水食品打敗其它一些著名酒樓,揚名天下,可謂創造了飲食界的奇蹟。老闆黎偉鴻對於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表示鼎力支持,並希望飲食界同行踴躍參賽,共襄盛舉。
為了表現好人物的性格,周曉努力學習中國文化,仔細揣摩古代女性在當時那種環境中的生活與心情,「在飛天藝術學院很注重中國歷史文化的學習,對我瞭解角色有很大幫助。我們的主課是中國古典舞,每天都要練習技巧、身韻和身法。」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第三屆「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即將於6月中旬公佈入圍名單,去年參加上一屆大賽並入圍的香港區參賽者楊小姐預祝大賽成功。她並認為,漢服大賽是讓學生們了解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好機會。
,「如果按我以前的理解,演諸葛亮借東風這樣的題材,可能就是向東跳兩下,再向西跑一下,做幾個技巧運作,再在地上滾幾下。其實這些動作只是表面的東西,借東風為甚麼要在地上滾呢?並不瞭解那些動作的運用應該是為了表現出內在的人物個性和文化內涵。或者是有時想到去塑造人物,卻是用現代人的思維與生活方式去表現古人的狀態,也是無法成功的。」
「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是新唐人電視台國際文化藝術比賽系列賽事之一,旨在弘揚正統中華的烹飪技藝,傳承中國深厚的飲食文化。為使餐飲界的先進、同好了解廚技大賽的意義及參賽事宜,新唐人電視台特別於6月7日在新竹市的彭園會館舉辦北區說明會,期盼能共同努力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推向國際舞台。
2010 年新唐人電視台全球華人系列大賽,6月3日正式宣布今年度6項大賽的比賽時間,政、商、藝文、醫界共同讚賞新唐人系列大賽推動正統文化對社會道德提升貢獻良多,中西醫師王元甫決定每年贊助30萬,小提琴製作家蘇丁選則以手工打造的小提琴供新唐人作為獎品。他們共同希望以實際行動給予鼓勵,希望有意義的比賽能長長久久辦下去。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我期盼華人能重拾對漢服的尊重和鍾愛,能在拜年時見到人們穿漢服。」香港著名女服裝設計師張美儀,在欣賞了新唐人第二屆「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比賽入圍作品後,發出這樣的感歎。她期盼漢服大賽越辦越成功,幫助華人找回自己的傳統文化。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近年來,傳統漢服悄然興起,喜好者越來越多,穿者日眾。找回民族的傳統服飾,也是不少設計師的夢想。曾獲08年香港時裝設計師大獎的香港青年設計師陳振龍,讚揚新唐人舉辦的「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歸正人們對中國漢服的認識,是找回傳統服飾文化一個很好的機會。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新唐人電視台第三屆「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將於今年10月在紐約舉行,效果圖來稿將於5月15 日截止。香港著名設計師周靜宜稱讚大賽發揚中國服飾之美,意義深遠,呼籲同好共襄盛舉。
正值創作黃金時期的陳歌辛從1950年回到上海,57年被關進監獄,到病死在安徽白茅嶺勞改農場,僅十年多一點的時間裏,一個在國民黨時期有「歌仙」之稱的音樂才子就被「新中國」的「反右」毀滅了。陳鋼是長子,在父親遭受迫害期間被音樂學院黨委安排創作一支小提琴協奏曲為「十一」 (中共建政十週年)獻禮,當時有三個題材供選擇:大煉鋼鐵,女民兵,越劇《梁祝》的素材。父親遭受著...
(大紀元記者郭明安、黃玉燕彰化報導)由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第二屆「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鼓勵崇尚表現善意、美好、光明、自然狀態的藝術作品,恢復傳統美學的理念。第二屆「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今年的頒獎典禮移師彰化縣,27日在文化局國際會議廳舉行,台灣攝影作品榮獲3大類別中的2項金獎、4項銅獎及14項優秀獎,成績卓越。副縣長張瑞濱對攝影大賽頒獎典禮在彰化舉...
皮膚白皙的肖平,高高的額頭,一雙善於靜觀默察的眼睛,給她純正善良的氣質增添了特有的藝術活力......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剛剛在紐約圓滿落幕的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受到香港藝術界的高度推崇,旅美女畫家卓有瑞讚賞大賽提升人們的文化藝術素養,深具正面意義,鼓勵大家繼續參賽。
(大紀元記者傅玟瑛台灣桃園報導)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12月4日在紐約的薩瑪港笛藝術館(Salmagundi Art Club)油畫大賽入圍作品展的現場舉行頒獎典禮,台灣參賽畫家成績斐然,魏榮欣「補衣的老婦」獲得銀獎,郭劍江、陽翠華、楊育儒三位同獲銅獎,傅彥熹、林欽賢獲得優選獎,昨晚12月8日凱旋還抵桃園中正機場,接受親朋好友祝賀。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新唐人第二屆「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得獎作品已在紐約揭曉,香港著名油畫家林鳴崗讚賞大賽弘揚正統油畫藝術,呼籲藝術家們繼續參賽,畫出心目中的好畫,令油畫藝術更上一層樓。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剛剛圓滿落幕,共有42幅作品入圍,其中18幅獲頒獎項。香港著名女油畫家錢迪勵讚賞大賽發揚正統藝術,傳遞正面訊息,鼓勵大家繼續參賽。
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獲獎結果於12月5日揭曉,來自日本的畫家李圓以作品《囹圄中的大法徒》榮獲銀獎。李圓在去年獲得首屆油畫大賽的金獎,不過他說,「這次我卻有一個巨大的收穫,就是懂得了美術史上,過去沒有藝術家能夠意識到的通病。」
(大紀元記者李新紐約報導)年輕的湯和憲在台灣東南大學美術係讀四年級。他把兩位小堂妹的天真畫在了作品《純真年代-凝視》裡﹐成功入圍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在12月的第一個星期﹐湯和憲與其他8位台灣入圍選手來到紐約﹐參加本次油畫大賽的一系列活動。他說﹐這次參賽交流﹐收穫很大。
陳肖平有三幅作品入圍:《靜夜》、《純真的呼喚》、和《震撼》;其中《震撼》榮獲得金獎。她說,此副畫的創作靈感來自明慧網上報導的一個真實故事。故事講述,有一位中國的法輪功學員在獄中遭到迫害,被戴上腳她 沒有恨那些對她施以酷刑的獄警,而是平靜的打坐,身體突然騰空而起,這種真實的景象令現場的獄警驚呆了,有的拿著刑具的手停在半空,有的抱頭跪地求饒,有的嚇得目瞪口呆……...
(大紀元記者李新紐約報導)新唐人第二屆「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5日在曼哈頓圓滿結束。台灣畫家傅彥熹以《孺慕情深》獲得本次大賽的優秀獎。傅彥熹在採訪中分享了自己二十年油畫寫實追求之路以及創作心得。他表示﹐一幅畫的感動力是最重要的。不管畫什么﹐要誠實﹐全力以赴﹐並看淡利益﹐才能創作出好作品來。
接過獎牌和獎狀時,魏榮欣非常激動,他不停表示感到非常榮幸。他說:「能獲得這個獎,真是感到非常驚喜,感謝新唐人舉辦這個大賽,使我有機會一展才華。」
儘管戶外冬雨夾雪﹐冷風嗖嗖﹐但在瑪港笛藝術館裡﹐十幾位畫家選手忙於現場寫生﹐揮灑幾筆﹐模特的形像便躍然紙上。觀眾們樂於圍觀欣賞﹐氣氛熱鬧。
12月4日在紐約曼哈頓薩瑪港笛藝術館(Salmagundi Art Club)觀看了新唐人第二屆「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優秀作品展的許多西方藝術家,均為這些華人油畫家們的技巧及其作品中呈現的內涵表示驚嘆。
第二屆「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的主辦單位--新唐人電視臺在本週內展開系列活動﹐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來紐約觀摩交流。選手們開心的表示﹐這幾天收穫頗豐。有人學到古典繪畫技法﹐有人意識到畫家肩負回歸傳統﹐復興傳統的使命和責任。
「太特別了。實在是令人驚嘆。我為所有參展畫家喝彩﹐為新唐人電視臺喝彩。」紐約一家醫療器材生產廠家業主多蘭(John Dolan)參加了新唐人電視臺4日在紐約薩瑪港笛藝術館舉辦的第二屆「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頒獎典禮後﹐對畫家們的優秀作品讚嘆不已。
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於2009年12月4日下午在紐約薩瑪港笛藝術館(Salmagundi Art Club)、油畫大賽入圍作品展的現場舉行了頒獎典禮,揭曉獲獎名單。來自日本的畫家李園的《囹圄中的大法徒》和來自台灣的畫家魏榮欣的《補衣的老婦》同獲銀獎,來自台灣的三位畫家郭劍江的《惠玲》、楊翠華的《專注》和楊育儒的《隱士》同獲銅獎。
(大紀元紐約訊) 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於2009年12月4日下午在紐約薩瑪港笛藝術館 (Salmagundi Art Club)、油畫大賽入圍作品展的現場舉行了頒獎典禮,獲獎名單揭曉。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香港油畫界元老陳海鷹以繪畫肖像畫著稱,曾被譽為世界最出色的三位肖像畫家之一。93歲高齡的他強調習畫之人要尊師重道、重視個人修為。他非常欣賞新唐人「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恢復古典正統的寫實技法,相信能夠吸引真正的藝術家參賽。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第二屆「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優秀作品展覽日前揭幕,而頒獎典禮將於12月4日在紐約薩瑪港笛藝術館舉行。香港知名油畫家、華人現代藝術研究會會長鄺高華讚揚大賽回復傳統,發揚古典畫派,造福畫壇。
共有約 2200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