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4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夏松、骆亚、顾晓华采访报导)美中关税战愈演愈烈,中国外贸行业遭遇巨大压力,做电子产品进口的企业,忙着涨价、囤货;做出口的企业则因订单骤减、货物积压,面临停工放假或压缩工时的局面,其中纺织品行业已出现倒闭潮。
分析指,美中双边贸易基本中断,可在中国之外迅速代替的纺织品类产品就会崩溃,关税战必然重伤中国经济。
美中关税大战 中国纺织品企业现倒闭潮
随着中美关税战持续升温,中国外贸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海外订单骤减、大量货物积压,企业面临生存考验。大量网传视频显示,纺织品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出现倒闭潮。
4月17日,大陆一位纺织品企业主管王先生(化名)告诉大纪元,工厂订单量少了一半,以前一天能做80吨,现在30—40吨。
王先生表示,美国消费占据了世界消费的三分之一,对服装、鞋帽、化工、百货、玩具等企业影响很大。之前,工厂满负荷生产,现在只能干一天歇一天,暂时还能维持,库存能维持半个月。
贸易战下人心惶惶,“国家和政府暂时没有补贴,我知道有不少企业停产。”王先生说,“降价处理是(因为)有些企业要回笼资金,所有的货都压在仓库也不是办法。(但)企业终究是要盈利的,赔钱的生意也不能一直做啊。”
王先生所在的工厂有五百多人,已从之前的两个分厂,合并称成一个厂了,“另外一个厂区租给十多个小企业,收些租金。现在只能搞多元经营。我们厂暂时还没有失业,大家都在坚持。如果挣不到钱,早晚也会散的。”
外贸寒冬降临 浙粤等地数十家公司“放假”
在美中关税大战中,中国主要出口省份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海外订单骤减,大量货物积压,许多企业选择“五一”后停工放假或压缩工时。
流出的“放假通知”显示,江苏一家具有出口经验的服饰企业自4月中旬起至6月底停工,东莞一家电器制造商亦因订单中止宣布停工一个月。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在抖音搜索,发现数十家公司均发出类似放假通知,其中包括浙江、广东等地。
曾经在浙江、江苏和广东外贸工厂从事管理的陈翔17日告诉该台,浙江是外贸大省,2024年出口额占其GDP的七成。尽管数据显示,全国超过85%的出口企业也涉足内销,但订单骤减、消费疲软令“双循环”战略面临考验。
“我曾经在制造业做了十多年,所以我对中国的人口和制造业之间的正比例关系非常清楚,所以这样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几十年所未有的。”
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在谈及关税战对中国影响时表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金额一年有五千多亿美金,如果这个部分都打水漂,对中国的经济显然是重挫。”
深圳华强北商家忙着涨价、囤货
在关税战冲击下,中国出口贸易商与工厂哀鸿遍野,很多工厂停工停产的同时,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城之一深圳华强北,电子产品涨价、囤货等消息频传,更有店家暂停报价。
综合陆媒报导,4月10日中国对美国加征84%关税反制,对美国Tape Out(设计定案,中国称流片)的芯片进口税率飙升至125%,关税战升级首日,华强北的芯片商就集体“封盘待涨”。
4月14日,深圳华强北市场异常冷清。多家主营CPU、显卡等热门芯片的档口暂停报价并关门歇业,商户纷纷选择“封库存”以应对价格波动风险。
“现在都在观望,担心价格暴涨暴跌。”一名档口老板直言。商家普遍认为,关税政策“朝令夕改”,短期内价格波动风险难以预测,因而选择囤货观望。
多名在华强北开店做生意的业者表示,自上周开始,CPU、GPU的价格波动较大。此外,储存类产品近期也有涨价,涨幅在10%左右。原本1万元的装机预算,这波涨价后,可能会比原来贵一两百元。根据不同型号,装机可能也会比原来贵一两千元。
当地业者坦言,考量川普关税政策可能随时变动,导致需要支付更多的关税,增加产品销售成本,部分商家处于观望状态,因为关税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进口业务大都已经停滞。
黄世聪分析,短时间之内,中共似乎要硬扛到底,供应链就会移出中国,这对经济冲击很大。但中国是共产国家,当局既没有川普的选举压力,也会遮掩失业等问题,“它会想办法让人民再撑一撑,真的撑不过去的时候,可能会做转弯。但这样做其实是在硬伤中国的经济,非常的不智。在这种状况之下,谁能够说服习近平不要这样做?好像也没有人。”
他表示,美国有很多牌可打,如果中共不愿意参与美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将被孤立,“美国跟其他盟友达成协议之后,可以更专心地来对付中国(中共),到时候中国(中共)的压力会更大。”◇
责任编辑: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