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31日訊】中國隊究竟能夠在2002年世界杯上走多遠,是眾多關心中國隊的擁躉們最關心的焦點。雖然很多人認為國足在世界杯上進軍16強是“得隴望蜀”、“痴人說夢”,但在足球世界中,一切都是可能發生的。中國隊能否震惊韓日世界杯,關鍵要看中國隊的戰術。而從中國隊近期的表現來看,防守反擊將是國足的殺手。
入選新人泄露天机
米盧在世界杯的首期集訓中招入了徐云龍、高堯、肇俊哲、李毅、劉云飛、宋黎輝等6名沒有參加十強賽的球員。正是這6人的入選讓我們看到了米盧世界杯組隊的基本思維,也正是通過這种用人標准暴露了米盧在世界杯上的戰術將是防守反擊。
盡管國家隊的鋒線上人才濟濟,米盧還是讓速度奇快的李毅進入了國家隊。李毅是一個很有爭議的球員,作為前鋒,他浪費机會的能力讓人瞠目結舌,讓這樣的球員成為國腳,米盧主要是看上了他鮮明的特點。李毅最大的优點就是速度無与倫比,他能在對方后衛的圍追堵截中利用速度輕易地擺脫防守,然后突入對方的心臟地帶給予對手致命一擊。這种隊員在任何隊伍中都是防守反擊的關鍵環節,只要李毅能夠与國足融合,在突破后巧妙傳球,那么像郝海東這樣的优秀前鋒就不會浪費机會。
要想實施防守反擊戰術,在中場搶截后快速發動進攻是立足之本。這就要求中國隊中場的防守能力必須得到加強。宋黎輝有著強烈的進攻欲望,同時曾經擔任過中后衛的他,防守能力極強,憑著凶狠的防守動作、硬朗的身體條件,他完全可以在中場完成狙擊對手的任務。而“在國家隊中惟一可以替代李鐵的,有著超強奔跑能力的”肇俊哲,也在中場具有超強的搶截能力,特別是良好的大局觀能夠讓他在攻防轉換中第一時間將足球傳到對手的空檔之中。兩人的入選已經表明了米盧采取防守反擊的決心。
在比賽中經常會在第一時間用准确的手拋球為本隊發起進攻的劉云飛和攻防兼備的高堯的入選,也體現了防反戰術的用人標准。
成功經驗決定戰術
在米盧前四次世界杯經歷中,他有三次是依靠防守反擊取得了成功,1986年的墨西哥、1990年的哥斯達黎加和1994年的美國,而他之所以沒有帶領尼日利亞走得更遠,那是因為非洲球員崇尚進攻而不愿貫徹他的防守反擊。有了這樣成功的經驗和不成功的教訓,老米肯定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執教思路,防守反擊肯定會成為中國隊在日韓世界杯上的殺招。
即使是在中國隊,米盧也沒有放棄過防守反擊戰術。人們都知道米盧最強的是他的戰術思想而不是戰略思想,在中國將近兩年的時間,米盧不斷在實戰中強調“加強防守”。特別是在十強賽之前,老米向中國球員灌輸最多的就是“一定要控制住球”,起初人們還以為他要帶領中國隊大打攻勢足球了,但實際上,老米所謂的控制球就是將球控制在遠离自己球門的地方,利用緊密的防守壓制對方的進攻,然后利用快速反擊和定位球的机會給對手致命一擊。這种戰術正是防守反擊的精髓。2002年1月31日
中華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