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5月01日訊】今日焦點:美財長警告,關稅戰恐讓1千萬中國人失業;法國擬對進口小包裹收稅,大陸電商歐洲之路受阻;從人聲鼎沸到空無一人,中國機場經歷了什麼?
美財長警告 關稅戰恐讓1千萬中國人失業
4月29日是川普重返白宮的第100天。當天清晨,川普總統在社交媒體平台「真相社交」上發文說:「100個非常特別的日子。讓美國再次偉大!」
為了慶祝他執政百天,白宮舉辦新聞會,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出席。
在新聞會上,有記者針對美中貿易談判提出疑問,中方表示沒有和美方進行磋商和談判,能否請財長澄清一下川普政府是否和北京具體討論了關稅問題?
貝森特回答,「我們不會談論誰在和誰對話。」在看到很多人表示不解時,他補充道,他們,這裡指中共,有不同的政府形式。他們演給不同的受眾看。所以,我不想再詳細討論誰在跟誰對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看到,對中國來說,這些關稅是不可持續的。在過去的幾天裡,我看到了一些非常大的數字,如果這些數字持續下去,中國可能要失去1000萬個就業崗位。」
貝森特指出,這種損失是不可逆的,「即使關稅下降,他們也有可能失去500萬個就業崗位。」
貝森特強調,美國本就是貿易赤字國,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商品是美國出口到中國的5倍。現在的關稅政策對中方來說是不可持續的,而不是美國。所以取消關稅的關鍵不在美國,而是北京,他們才是主要責任方。
貝森特指出,有人擔憂美中貿易戰會衝擊到零售商。但實際上,美國提高對華關稅,不會對美國的供應鏈造成衝擊。他說,「我認為,零售商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他們提前對庫存進行了管理。我與數十家公司進行溝通,即使不是每天,但每週都會和他們溝通。零售商們知道川普總統致力於公平貿易,他們已經做好了相應的計劃。」
至於美國與其它亞洲國家的貿易談判,貝森特表示,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他提到,最近,副總統萬斯對印度進行了訪問,美印兩國正努力推進協議;美國與韓國的協議架構也在逐步成形;與日本則已展開實質性的談判。
目前,美國對華關稅加徵至145%,這意味著中國商品已經無法進入美國。美國又通過高關稅,徹底堵住了中國商品通過第三國來「洗產地」,這就意味著,中國必須向其它經濟體銷售原本應該銷往美國的商品。
對此,很多國家表示擔憂,害怕中國大量的廉價商品進入市場,衝擊本國經濟,於是加強了對中國過剩產能的管控,尤其是中國的跨境電商。
法國擬對進品小包裹收稅 大陸電商歐洲之路受阻
4月29日,法國預算部長阿梅莉‧德-蒙查蘭(Amelie de Montchalin)在視察巴黎戴高樂機場附近的一個包裹分揀中心時表示,法國不打算等到歐盟2028年的全面改革,而是計劃提前兩年對這些低價包裹實施固定的手續費。
她強調,這項費用並非是向消費者徵稅,而是要求電商平台為海關安全檢查提供更多資源。
目前,歐洲對150歐元(約170美元)以下的進口包裹免徵關稅。法國擔憂,美國提高中國商品的入關成本,會導致更多的廉價商品流入法國,衝擊本地企業。
法國財政部長埃里克‧隆巴德(Eric Lombard)指出,許多進口產品存在安全問題,且構成不公平競爭。他表示,僅在2024年,法國就收到約8億個海外小包裹,其中的九成來自中國。
目前,歐盟已經提議改革關稅制度,取消小額包裹的免稅政策,但全面實施預計該計劃要等到2027,甚至是2028年。
但法國認為,這一計劃實施的時間太晚,目前已經與多個歐洲國家協商,提前對小包裹徵收手續費。如果其它大型進口國不跟法國的政策同步,歐盟單一市場的進口商可能會避開法國的單方行動。
蒙查蘭表示,目前,她已與荷蘭政府討論了這一想法,並將在未來幾週與德國新政府進行磋商,以期在2026年以前實施這項加費政策。她說:「我們的目標是召集所有歐盟海關部長,以便在未來幾週內採取不會破壞市場穩定的措施。」
隆巴德強調,該提案與美國的關稅之間沒有直接聯繫。他們並非響應美國的關稅政策,而是要保護法國人民。
從人聲鼎沸到空無一人 中國機場都經歷了什麼?
最近,很多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發布視頻,質疑中國機場為何會變得如此冷清。有網友指出,原本是人潮滾滾、喧囂熱鬧的地方,如今卻找不到一個人,如同空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4月27日,有網友拍下上海虹橋機場的現場畫面,在鏡頭中可以看到,偌大的航站樓空空蕩蕩,讓人難以置信。
4月26日,有網友拍攝上海浦東機場的現場畫面,他在視頻中質疑,下午2點,按理說人不應該這麼少啊,候機樓空蕩蕩,免稅店幾乎全部關門。
在另一段視頻中,拍攝者感嘆,太可怕了,上海浦東這麼大的機場,候機廳竟然空蕩成這樣,經濟蕭條得讓人感覺好可怕!
有網友不解,上個月去浦東機場的時候,人很多啊,怎麼現在沒有人了?
另一位網友回覆,沒看到說的是免稅店嗎?這裡是國際出發區,沒人不是很正常嗎?「脫鉤成功」,我們也算是贏麻了,「關起門來,自娛自樂」。
不僅是上海,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新疆地窩堡機場、北京首都機場、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也出現同樣的景象。網友們上傳的視頻極為類似,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沒有人」。
從網友的視頻中可以看出,網友不僅感嘆機場沒人,還對中共當局大肆修機場一事頗為不滿。
拍攝大連機楊的網友稱,經濟不好,機場裡沒什麼人,很明顯,大連有這樣一個機場就夠用了。但大連官方還卻花費大價格,在離機場的18公里處填海造島修建新機場,就是那個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機場建好後,給誰使用呢?真是勞民傷財。
有海外網友問,現在中國人都不出行了嗎?為什麼機場會沒有人啊?粗略來說,有三個原因:
1. 中國經濟持續下行,全民消費降級,為了省錢,很多人選擇在家躺平,減少出門次數。
2. 房地產崩盤,外資撤離,大量企業破產、關閉、減少業務量,以致商務活動大幅減少。
3. 在疫情期間,中國搞的那些「強制清零政策」,勸退了很多外國人。直到現在,外國人到中國旅遊的熱情也沒有恢復。
雖然中共官方不斷擴大免簽範圍,比如去年11月,中方宣布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對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日本等9國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還將38個免簽國家的普通護照持有人來中國停留期限從15天延長至30天。
這些政策聽起來似乎頗有誠意,但外籍遊客卻不「買帳」。
也有很多人問,中國山美水美,東西好吃,物價便宜,基礎設施更是沒得說,外國人為什麼不願意來?
首先,是網路問題。中國的網路防火牆讓外國人不能使用他們的APP,比如Google、Facebook、Instagram、Airbnb等,這些應用在中國全部打不開。
其次,是住宿和登記的問題。外國人不能隨便住民宿,得住有專門許可的酒店,還得去派出所登記。中國人聽著都覺得很麻煩,何況是語言不通的外國人?
再加上中國的支付系統,對外國人並不友好。現在中國流行的支付方式是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這些軟體使用的門檻很高,外國人即使下載了,也無法認證身分,更沒法支付。
另外,去年中國還頻繁發生針對外國人的攻擊事件,讓外國人對中國的安全性產生質疑。
最後,就是一些深層原因了,經濟學者黃大衛稱,很多西方旅客更在意中國的人權、信息審查、法律透明度這些問題。對他們來說,來中國旅遊不只是一次旅行,還是一場價值觀上的權衡。
根據中共官方的最新數據,2024年,外國人進出中國的次數是2694萬,與2019年的9767.5萬人次相比,其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二還多!
不僅是遊客,各國航空公司也紛紛選擇「退場」。2024年以後,包括英國維珍航空、文萊王家航空、澳洲航空、波蘭航空、北歐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都暫停或取消了中國航線。
還有一些航空公司自從疫情時期與中國斷航後,就沒有恢復中國航線,比如墨西哥航空公司,印度與中國的直航客運等。
美國雖然沒有和中國斷航,但也沒有完全恢復,尤其是在美中貿易戰打得如火如荼的現在。有數據顯示,目前,美中之間的航班數量,還不及2019年的30%。
可能有朋友說,外國航空沒有就沒有吧!有中國航空就行了,沒有外國航班,中國航班還能多賺點!
情況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的,中國三大航空:國航、南航、東航,根據這些公司發布的財報,中國三大航空客運收益率不斷下降,截至2024年已連續虧損五年。換句話說,自疫情發生後,航空公司就再也沒有盈利,一直在虧損。
——《佳音時刻》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